教育研讨会心得体会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育研讨会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育研讨会心得体会1
第十届全国幼儿园音乐教育观摩研讨会于10月初在太原举行,全国幼儿园音乐教育研讨会学习心得体会。我们翘首以盼这一天的到来。因为这是我们幼儿园教师心中最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音乐研讨。让我们充满期待,充满想象,更是迫不及待。三天的课程、工作坊以及讲座果然是不负期望。
一、音乐殿堂中享受高雅艺术的魅力
徐卓娅教授的开场讲话过后哦我们千人同唱会歌《田野之歌》。
舞剧《鄂尔多斯的婚礼》又把我们带到了那广袤的大草原上,与新郎新娘欢聚在奶茶的香味中,共享那草原上甜蜜的月光。徐教授的讲话让我突然惊醒, 不觉惊叹,专业舞蹈演员的蒙族舞就是有感觉。但是许教授用她那特有的风格这么说的:“他们可都是幼儿园老师哦,我们幼儿园老师也可以高大上的!”顿时,台下一片嘘唏。
多个版本童话剧《三只小猪》(三个由幼儿园老师和大学生现场表演的版本;一个由幼儿园小朋友表演的视频版本;三个由台下老师现场编排的版本)让我们真切感受到儿童戏剧的魅力,初步懂得了儿童戏剧创编的注意事项及问题诊断,体验了儿童戏剧带来的快乐并感受到儿童戏剧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更懂得要想做好儿童戏剧的创编,教师必定要有深厚的经验积淀与较高的音乐素养及各方面融会贯通的能力等等。
要不是许教授的一个简短报告和几个中场幽默讲话,闹得大家笑的前仰后合,我定会错以为身在某大剧院享受高雅艺术呢!
二、课例观摩中体验百炼成钢的艰辛
两天的音乐课例那是经过全国性地层层筛选,度过重重关卡才得以展现在我们眼前。课例的选材无不贴近幼儿生活,为幼儿熟悉喜爱的;课例的设计无不独具匠心,却又来源于传统或生活中的游戏;课例的实施者无不是普普通通的一线幼儿教师,却有着研究者的气质,心得体会《全国幼儿园音乐教育研讨会学习心得体会》。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生动的课例、一个个活泼的孩子、一个个敬业的老师,更看到了一种锲而不舍、百炼成钢的精神。这种精神就是我们要带回来的宝贵财富,要将这种精神像太阳光芒一样洒向每一位向往成长的老师,让大家同沐阳光,共成长!!
三、教师报告中感受音乐学习的自主
来自各地的工作坊,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来自南京的两名教师。报告中涉及到音乐区域的材料投放及活动组织,让一直困顿于区域活动开展的教师们毛塞顿开,原来音乐区域的材料是可以这么投放的。
最让我们印象深刻是老师的新概念音乐节奏游戏的示范。真是让我们大开了眼界。在四色帽与纸杯的游戏中,大家手忙脚乱的跟着教师的“指挥棒”动个不停,根本无需老师任何提醒,精神高度集中在游戏中,紧张有趣又轻松活泼。在九宫格游戏中,由老师现场在格子中画出不同图形,又由老师自己决定不同的图形用嘴巴发出不同的声音。这时,学习的老师就听着音乐,跟着在各个图形中跳动的指挥棒,老师们快乐地发出各种声音。
这两个游戏完全体现了《指南》中的自主精神,快乐更是无处不在,学习品质的培养也是随处可见。
震撼心灵、拓宽眼界、改变思维、感悟人生等等在这次学习中都有深刻体现。让我们有意识去思考音乐教育与学习品质的培养,让我们认识到音乐教育与其它领域的关系,从而让我们找到音乐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位置,为了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做出我们该有的努力与贡献。这是一次新陈观念更替的研讨,这也是一次跳出音乐教育的研讨,更充实了我们的心灵能量。让我们每一次都怀着感恩心去学习,试着在学习中学会担当,如此,才能体会自我成长的幸福。
教育研讨会心得体会2
20xx年9月22日,我有幸参加了xx省组织的中小学生阅读素养教育研讨会,整天的培训让我受益匪浅,对阅读这个概念有了更深一层次的理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最注重的就是兴趣,当一个人对阅读有了兴趣,那么他就会无时无刻不在阅读。孩子、学生、成人、老人,每个人都需要阅读,都需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加强全民阅读,提高国民素质,建设学习型社会,这是我们未来要努力的目标。
读书需要兴趣,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阅读,纵观国外的大小图书馆,每天都是人声鼎沸,来看书的人络绎不绝,光凭这一点就值得让我们国人深深的思考。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利用自己的亲身体验,给我们讲述了他的特殊的家庭阅读教育。校长的儿子是一个理科生,对语文没有太浓厚的兴趣,因此校长一家三口制定了一份寒假计划——每天背诵一篇古诗词。刚开始校长的儿子对这个计划没有什么兴趣,后来在校长的引导下,他们把读古诗慢慢地演变成了诵读,再把诵读慢慢的变成了朗诵,古诗的每字每句就在这个男孩的嘴里,铿锵有力的读出来,让人听了感觉是一种美的享受,最后校长三口人决定利用录制视频的形式配乐朗诵古诗词来评选出家庭中完成最好的那位成员。这样就让我们看到了一份非常专业的家庭阅读作业。这个例子向我们诠释了家庭阅读需要一定的氛围,更需要家长正确的引导,这样孩子才能够爱上阅读,养成喜欢阅读的好习惯。对于现代的小学生来说,他们的阅读并不是为了考试那么简单,我们应该引导他们把读书的目的搞得更加宽泛一些,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个人素质!
教育研讨会心得体会3
新郑市历史研讨活动于9月20日在苑陵中学举行,我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教研活动大致流程:一是,教研员赵老师介绍了本期的教研活动计划,二是,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效率。
历史教学任重而道远,但历史教学的乐趣是无穷无尽的,需要我们和学生共同挖掘。为此,我对如何开展初中历史教学进行了反思。
结合这次教研活动和平时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历史课常被学生被视作“副”课,他们认为学历史是难记难背难思维、枯燥无味的,很多学生宁可多做一道数理化题目,也不愿意花时间在历史学习上。其实历史的故事性,趣味性,可读性较强,但学生却对对学历史心生厌倦,兴趣索然。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育的功利性,一方面学生觉得历史学科只有50分,不及语数外重要;另一方面,教师为了中考而讲,只讲考点,这就割裂了历史的连续性,整体性,湮没了历史的趣味性,使历史成为片段式的索然无味的知识点。所以要开展好历史教学工作,教师首先就要把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起来。我认为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探讨历史
既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又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重心是关注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发展。每节课给自己定下三问:课程要达到什么目标?通过什么途径达到目标?最大限度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了吗?从设计课程开始注重过程,精心构思,巧妙设计。
二、组织有意义的课堂活动。
课堂教学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而是,教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设计,学习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与历史对话,师生共同探讨,互动学习。师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可以营造出一种能够使学生心情愉快、无忧无虑的学习氛围。学生不仅可体会到角色的转换,还能培养学习兴趣。置身于课堂,学生不仅不会感到紧张、沉闷,反而会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特别是对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在这种融洽的学习环境中,可以增强他们学习和克服困难的信心,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大胆尝试,从而有效促进能力的发展。
三、以新的教学方法和思路去教学
1、教材内容的问题化
初中生有着好奇的心理,因此我们可以“顺水推舟”,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就需要将教材问题化,将各知识点转化成一个个问题,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努力(尝试探索、合作等)一个个地进行问题求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找出答案,并生成更多、更深层的问题。
2、教材内容的结构化
很多学生认为历史知识比较繁,导致学生厌学历史,这就需要我们对教材进行重组,将历史知识简单化、直观化,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构,而不能“见树不见林”。学生的认识结构是有良好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因此教师在进行某一课或某一单元历史知识教学时,要注意“瞻前顾后”和“左顾右盼”。要实现教材结构化,教师可以提出教材内容的“纲要信号”,也可以指导学生自己结合相关知识构建知识系统框架。
教育研讨会心得体会4
这两天来到肥城。我想我和大家的感觉是一样的,可以用两个字、一个词来说,就是:震撼。用不规范的语言来说,我在想就是来到肥城,感觉到:肥城的环境真是美,肥城的教育真好,肥城的老师特别是女老师真漂亮啊!肥城的学生真阳光!这是我从内心的这么一个体会。
从肥城教育我们感觉到肥城教育同仁,他们教育的情怀,有教育的大智慧。我有以下几点体会吧!
第一个,我认为,一个单位、一个地区,要想把这个事干好,必须得有一个好的带头人。我认为,我们肥城的杜局长,他是个能人。他给我们介绍了很多争取资金的办法。可以说,通过他跟我们交流,他是充满大智慧的。这是一个感觉。他的很多故事,可能大家都听说过。
第二点,我觉得,从肥城教育感觉到,它确实可以出这么几个词:一个是全员、全程、创新、个性、多元等等。
第三点,我感受比较深的是:现在都在讲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现在好多专家也批这句话。说人民满意的教育不一定是好教育。但是我觉得肥城的人民对肥城的教育应该是满意的。肥城的老师、肥城的学生对肥城的教育也都是满意的。因为从他们的精神状态,从他们的音容笑貌我们就看到,他们对肥城的教育是满意的、自豪的。
第四点:我觉得,像肥城教育才真正做到了均衡发展。有好多地方均衡发展,其实都是通过搞一些材料,搞一些形式的东西,搞一些迎检的东西达到均衡。咱们不论是农村学校,还是城市学校,不管是校舍,还是老师,我觉得水平都很高。再一个体会就是肥城教育是高端、大气。大家应该都看到了。你看他们学校,我认为山东哪个县也打不到侧成这样的学校。这么多学校,高质量的学校,我觉得像我们就非常眼馋,觉得他们的学校肥城高端、大气。
再一个就是信息技术应用这一块。我觉得,应该是找到了很好的办法。咱现在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现在都在倡导,都在搞,都很盲目,都很忙乱,到底怎么做?等会我在谈一些想法的时候,我再谈自己的想法。都在做,我觉得肥城,我听了一节音乐课。我觉得音乐课上做的微视频就非常有用,特别是对农村的教育非常有用。我认为请城市的老师做一些微视频,我们农村的这个音乐课上可以用。是吧?他们也享受到城市孩子的这种音乐教育。因为现在我了解到农村的音体美课程开得不全,专业老师少。但是应用了这一教育技术呢,就解决了这一问题。
再一个共同体建设。应该说,共同体建设这一块给我们趟了路子。我们现在也正在考虑共同体建设这一块。这个所以应该说,咱肥城的共同体建设确实做得扎扎实实,做出了成效,非常明显,这是我的一些感受。
谈几点体会:
一个是,对共同体建设的一个认识。我在无锡杨梅小学挂职以后,这个学校最亮的一点就是他的共同体建设。他们搞共同体建设是这么定义的呢?他们认为共同体是借助这个言语和活动产生的一个精神交流、精神碰撞而促进精神层面发展的一个载体。它主要是只在精神层面上,他们这个活动共同体主要在校内。校内的自然活动共同体是什么呢,是教研组、备课组和办公室,当然他们还为了这个,还有一种是自由状态的共同体,就是指为了完成某个主题人物或者参加一项活动,临时组成的,任务完成以后自由解散的一个项目共同体。
会有一些共同体就是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教师与活动,包括专家教师共同组成的共同体。昨天叫教授,叶老师昨天因为共同体提出来一些自己的想法,他提出来的就是老师和学生共同体,他认为这是最主要的,我认为也是这是最主要的。我认为所有的共同体,都是为了干什么呢,就是为了促进教师的共同发展。其实教师发展了,教师和学生的共同体才能够发展。再一个,杨梅小学他共同体呢他有这么几点可以借鉴,一个就是管理中心下移。他们把学校的管理中心都放在在这个共同体上,他们的校长,他的管理人员比较轻松,管理起来比较轻松。他采取的这么几点“放”,就是放什么呢,就是放人权,再就是放事权,再就是放物权和财权。这一块他们都有每个共同体的活动经费,这样呢,就是共同体成员呢,有积极性。一开始就是通过这些途径来把活动先做起来,到了后来这些老师呢就不在经费上去考虑了。他们这个共同体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他们不仅去搞一些校园活动,同时他们还搞一些文化交流,有时候他们一个共同体,倡导比方说搞一个时装秀,要求各个共同体都要参与这个活动,所以他们提出的发展是什么呢,就是通过这样一些有意思的活动,让老师们拉近距离。
老师们当都无话不说的时候,他就能够碰撞,就能够交流,就能够缩短一些隔阂,就能够让这个共同体发展的更快,所以是不是这个共同体每年我们可以搞一些类似的这种的活动,这是我对共同体的认识。在一个对信息技术的认识。最近可能,特别咱们泰安市信息技术这一块抓的是轰轰烈烈,我的感觉就是信息技术必须早抓,早搞。只要早抓,早搞,早使用,用起来,我觉得,单位才不落后。这是必须的。因为是带动发展必须要使用信息技术,但是还有一个体会比较深的是我发现有一些,在翻转课堂之一块我自己的一些看法。我对翻转课堂,我们什么样的课去翻转,我们设计者必须心中有数,不是所有的课都需要翻转,而是一定的学科,一定的章节,一定的课时他需要翻转,不是每一节课都要翻转,我想。就举小学数学这一个例子,我最近对翻转这一块看来很多资料,看了很多课,我就发现有的课时没有必要翻转到,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数学。教研室李因为这件事,我曾经跟咱课标组的组长史教授,东北师大的,原来是校长,跟他通了电话,我和他说,小学数学这一块你有什么体会?他就和我讲,小学数学绝不能导学案导学,他什么观点呢?他说小学数学非常简单。
其实,教数学的老师都可能有这样的感受小学数学非常简单,他都是通过旧知识获得新知识,而且这些旧知识他需要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在未知的情况下去思维进行碰撞,进行交流,他才能产生火花,他才能产生创造,他才能有一些东西出来。如果我们当时就提前将这些信息提前告诉他,提前告诉他学习哪些内容,他在课堂上可能就失去了兴趣。简单数学教学,我们可以举个典型例子咱们这个平面图形的面积。实质上平面图形的面积就是从数格数数出来的。大家这里有一个小方格,一个小方格的样子,数着数着,太麻烦,他就出来了长乘宽。其他图形不就是长方形转换来的吗。所以,数学其实非常简单,实际操作操作,你就得到了这些知识。所以,我觉得就是有时候,有些东西对这个课设计来说过于复杂。老师成了一个干什么呢,在里面就是一个引着孩子走这个过程,老师成了引着孩子走这个过程,走这个过程。
老师不参与、不去引导,不去指导,该讲的不讲,该说的不说,该做的不做,这样会得到一种什么效果呢?就可能让学生得到的知识支离破碎的,是不系统的,所以我感觉咱们在信息技术应用这一块,我们必须要做,但是我们要有选择。实际上这个信息技术出问题出在哪些人身上?都是设计者身上。我们教育现在课堂有好多观点,对于课堂上到底以谁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有人说,以学生为中心。也有人提出,以教师为中心。提教师为中心的人,他们的理由是什么。学生都是靠老师进行引导、指导的,靠老师进行设计。所以我觉得在信息技术应用这一块必须最大化地利用信息技术。但是我们在应用方面一定要有所选择。最后,有一个想法,肥城的这种现场会,教育部门多提供。
我们希望下一次再来肥城参加这样的会议。
教育研讨会心得体会5
我们知道教育要讲究艺术,忌说教,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但现实是我们更多的完成了以理“说”人,学生服不服不知道,是否触动学生情感点,不了解。或许有,那更多的是偶然吧。因为我们的出发点并不指向这个。
20xx年12月9日上午,我们初二年级进行了关于教育、教研、班级管理等方面的研讨会。将近四小时的研讨,让我受益匪浅。特别是听了方孟老师和高菊平老师的经验体会后,我有一个很大的感触:其实教育可以更生动!生动的教育,更能体现教育的价值,教育的效果更显著,教者与受教育者也会更轻松。
方孟老师用哲理小故事、颇具现实与时代特点的新闻故事、人物,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方法,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作为语文老师,我和方老师一样,拥有相当的文字敏感度、生动讲述的能力,我应尽量发挥所长,用心去寻找生活中的故事,留心时事新闻,并做好相关的必要记录,将有利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也可为班级管理积淀更多的方法素材。
一直以来,都说“要给学生一滴水,老师自己就必须有一杯水,一桶水,甚至源源不断的水。”今天,听到高老师说:“教师必须是自来水。”猛然惊醒:是啊,随着社会的发展,传播媒介的发达,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及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这就要求老师要有更大的知识储备,更强的信息筛选及掌握能力,这样才能适应学生需要,同时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掌握有用的信息。
会上,高老师所举的关于《罗敷》一课时,一名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由对“好色”一词的躁动到对“好”字的学习直至对课文的学习一例,让我感觉到,一名语文教师要想是“自来水”,就必须不断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不断补充学科知识及其他方面的知识,完善知识结构,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在课堂教学中才能随机应变,在教育过程中,才能四两拨千金,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除此以外,以身作则,认真负责,关心学生的内心需要,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这是我一直努力在做的,也将继续下去。
教育研讨会心得体会6
为期一天半的海安“华应龙教育教学思想研讨会”结束了,虽然累,但很充实;虽然时间短,但是收获了很多。华老师的报告并不是单纯的理论报告,而是在报告中不时地穿插一些他上课时的例子,让我们很容易理解。
华老师报告的题目是“融错课堂,求真育人”,在报告的开始,华老师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
什么是融错?
为什么要融错?
怎样融错?
老师怎样才能融错?
为什么说教育即融错?
华老师在讲怎样融错时,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容错,错是错。
容错,是指宽容、包容、容纳孩子们的差错。一错当头,能否容纳,取决于一个的见识和胸怀。有容乃大,大者能容。要调整学生对待错误的态度,培养学生积极勇敢健康的心态。
第二个阶段:溶错,错不是错。
溶错,是把错误作为一种资源,从外在的表现入手,引导其暴露思维过程,分析其内在机制,将教学活动引向深入。这时的错误已经不是教学的障碍,而成为宝贵的教学资源。这样的资源,有来自学生的,也有来自老师的。
第三个阶段:荣错,错还是错。
荣错是结果,是目标,是结出错过程的回眸,是对差错的育人价值的欣赏。因为学习不是为了解对一道题,而是为了做对一个人,“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华老师在讲第二个阶段举了一个例子,让我记忆犹为深刻。
题目是:排列了很多数字。
问题是:108排在第()行第()列。
生:108排在第()行第()列。我不懂。
师:哪儿不懂呢?
生:说了108排,怎么还要问第()行第()列?排和行不是一样的吗?
师:哈哈,这个“排”是动词,也就是“写”的意思。
生:哦,我就是喜欢两个字、两个字地读。
通过这个例子,说明“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学生的错误是千奇百怪的,我们老师必须明白学生的困惑,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要准确分析差错背后的真正原因,就得倾听学生,了解学生的阅读习惯,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了解学生可能存在的思维定势。
其实在华老师举这个例子的时候,我也一愣,是啊,都已经说了是108排了,怎么还问第()排第()个呢?我和学生的思维是一样的,我也不懂。经过华老师一解释,我也明白了。
在我们平时地教学中,学生出错那是经常的事,就像华老师说的一样,出错那是孩子们的权利,完全不出错,怎么可能呢?可有的时候我们根本就没有耐心听学生们的解释,只怪学生:这么简单的问题你都不会?这么简单的题目你们为什么会做错?这道题目都讲了好多遍了,你还做错?……其实,细细想来,孩子们做错了,肯定有他们的原因,他们也是经过思考后做出来的,只是我们没有倾听。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不但要教学生学会倾听老师的教导,我们老师更应该学会倾听学生的发言,而不是轻易否定学生的发言,否则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出现错误一定有他错误的思维过程,如果教师轻描淡写地一味否定学生的错误,学生根本无法扭转自己的错误思维。因此,在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我们老师应该学会倾听学生的描述,使学生充分暴露其错误的思维过程,只有究其根源,我们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
教育研讨会心得体会7
4月8日,这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我们一行伴着烟花下扬州。一切都如同想像中的美丽,桃红柳绿,醉人的春色,更让我们着迷的是本届研讨会(即第五届中国儿童阅读论坛---暨亲近母语教育研讨会)。
总的感觉就是八个字:醍醐灌顶、豁然开朗。这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募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次的邂逅让我倍感亲切: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最是书香能致远,阅读之乐乐无穷……我们感受到了母语是温暖的。“儿童的阅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在这次研讨会中,我们认识的课题的主持人徐冬梅老师,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老师,小语教坛名师窦桂梅,当然还有“看云”、周益民老师等等。聆听着专家、学者们异彩纷呈的讲座和课例,内心涨涌起了无限的遐想:我也要读书,我也要做一个学生趣味无穷学习的引路人,让我们也来做一名“点灯人”。
归来时,我们的包里已多了许多精美的绘本、儿童文学书籍,当然,我们脑中同样涨满了美丽的梦想。
教育研讨会心得体会8
和每次外出学习一样,带着记的满满的笔记和激动踏上回家的路,但这次收获更多的是反思。
每次听到成长二字,总感觉那已经是离我很远很远的事了,已至中年的我还会有什么成长空间?所以每听到这个词我都是怀着抵触的情绪,从心底里拒绝成长。可这次的学习却让我彻底从自己的世界里惊醒,这次最具成长力教师25位候选人中有9位的教龄是20xx年以上的,估计他们和我的年龄也差不多,他们都能怀揣梦想,满腔热情,信心十足的行走在教育的路上,我为何如此颓废如此不思进取呢?我也拥有自己的教育梦想,也在无怨无悔的付出,为什么却很少有成功的喜悦?今天我才知道是惰性让我内心一直在固执地拒绝成长。就像我想唤醒的学生一样,我就是那些个任老师怎样唤醒,都依然在沉睡的学生,“任你喊我千百遍,我却沉睡没听见。”
人,作为一个有意识、有思维、有思想的生命精灵,成长是生命的全部意义。当我们停止了成长,恐惧成长,产生了成长惰性,就会让我们感受不到职业的幸福,也无法体验到生命的精彩,幸福似乎永远在彼岸。当我们有了惰性,最想得到的就是安居于无思无虑。我们不思虑于读书,没有心思研究学生,研究课堂,不愿通过反思总结梳理我们在教育教学中的经验得失。由于长期的懒惰,我们害怕被检查,害怕被评价,害怕突破性被听课。由于长期的懒惰,我们无法窥见到自我的成长力量,我们对自己没有信心,缺乏自信。这样的职业生活让我们无法体验到生命的幸福。就是这种长期的懒惰思想,让我一直在拒绝成长,让我在自己的教育路上停滞不前,让我失去了对成功的强烈渴望,让我没有勇气去突破自己的局限,当然,我也不能从心灵内部体验到生命的喜悦。
今天,是这些最具成长力的老师唤醒了我,是武凤霞老师的那句“今天的我们永远比明天的我们年轻”唤醒了我。是啊,我该清醒过来了,再不清醒再这样浑浑噩噩,我的教育生命真的就要结束了。追求成功的路上,没有年龄之分,没有职称之别,只要问心无愧,只要努力去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只要坚持和这些有渴望的人一起走在教育的路上不放弃,即使没有破茧成蝶的绚烂时刻,即使没有鲜花和掌声,却也欣赏了一路走来的沿途风景。等停下脚步回头望去,我可以笑着对自己说“这条路,毕竟我走过。脚印虽浅,却也留下了无悔的痕迹。”
我不再抵触成长不再拒绝成长,而要勇敢打开心门,接受风雨接收挑战。就像小草,虽低至尘埃,却也要在春天努力生长!
本文链接:https://www.jianhua.org/gaozhongzuowen/48890.html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