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祥至潮阳原文与翻译(解读天祥至潮阳短文意思)

  • 天祥至潮阳原文与翻译(解读天祥至潮阳短文意思)

剑花作文网“天祥至潮阳”相关潮阳,天祥作文内容:

南宋灭亡后,没人想到宋末帝是谁,但文天祥的名字却被后人记住。文天祥被忽必烈抓住后,并没想南宋那些软骨头大臣而投降,而是慷慨就义,其忠义被后人所记住。现在有人居然根据史料记载,认为文天祥曾有过投降念头,但被忽必烈而斩杀。事实真如这样吗?

一、断章取义

现在有文章认为文天祥曾有投降的念头,主要取自《宋史·文天祥传》的一句话“傥缘宽假,得以黄冠归故乡,他日以方外备顾问,可也。”这句话来由,是忽必烈派派王积翁去说服文天祥投祥,文天祥说的这句话:“如果皇帝宽仁,我能够体面的回故乡终老,他日当个顾问就可以了。”

但这句话还有上一句,下一句,而《宋史》记载还有上一句和下一句,让我们来看看如何记载的。前一句“国亡,吾分一死矣。”这句话意思是“国家灭亡,我只有死罢了。”这才是文天祥说回家养老的话,这是他说整句话的前提。

而下句话是“若遽官之,非直亡国之大夫不可与图存,举其平生而尽弃之,将焉用我?”这句话意思是“如果马上让我做官,非但不能和故国同事共存,我的一生都将废弃了,还怎么能用我呢?”

因此现在有人推测文天祥当时有投降念头,这是对史料的断章其义,把文天祥假设的一段话抽出中间一句,就认定他有投降念头。

有人写文章探讨文天祥当时想法,除了断章取义,还把文天祥前期所说的话也给抹去了。当文天祥被押解到朝阳,他见到张弘范,元军要求文天祥行叩拜礼,被文天祥拒绝,他坚持不投降。而张弘范以宾客之礼接见了文天祥,到了崖山后,张弘范让文天祥写信劝降张世杰。《宋史》记载:“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

文天祥对张弘范的要求,说了一句话:“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不能保卫自己的父母,却教唆别人也背叛自己的父母,可能吗?

张弘范不死心,还依然让文天祥去做这件事,文天祥把写的《过零丁洋》给他,留下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张弘范无奈讪笑没再劝降文天祥。宋军在崖山被元军打败,元军置办酒席祝贺。《宋史》记载,张弘范与文天祥有过对话,他说:“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弘范义之,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这句话意思是:“国家都灭亡了,丞相你的忠孝之心也尽了,如果你改变对南宋忠心并效忠于元朝皇帝,还让你做宰相一职职。”文天祥听到张弘范的话,流着泪说:“国家灭亡了我不不能拯救,做人臣子的死了都有罪,怎么还敢逃脱杀头之罪而怀有二心呢?”

对于文天祥的话,张弘范既惭愧,又敬佩文天祥的忠诚仁义。张弘范专门派人把文天祥护送到京城。在途中,文天祥本想以不吃饭饿死自己来报答南宋,但他8天没进食却没死成,于是他再次进食。到燕京后当天文天祥的饮食还算丰盛,张弘范让他把押到兵马司派兵看守,忽必烈此时想招一些有才能南宋人做官,此时王积翁才说了一句:“南人无如天祥者”。于是忽必烈派王积翁劝降文天祥。这才有了后人怀疑文天祥与王积翁说的那一席话。

二、原因分析

文天祥作为南宋一位忠臣,他不可能产生当道士当顾问的想法,而且当时的情况看也不允许。

1.降臣不容他。

对于文天祥的为人,即使文天祥降元成为元朝命官,其能力也会在其他南宋降臣之上。此时降臣都怕文祥,而文天祥只求当道士当顾问,南宋降臣也不会容他。因为文天祥会让南宋降臣无地自容,会羞辱他们,让他们活在惭愧之中。因此一些南宋降臣不想让文天祥活着。

忽必烈器重文天祥,是因为文天祥的忠烈,而其他南宋降臣,无论能力多高,忽必烈都瞧不起。如果文天祥成为元臣,那么其他降臣必定会被忽必烈厌恶,这就是南宋降臣不容文天祥的原因。

而文天祥即使不当元臣,当个道士,以文天祥的人品,必定聚集一些南宋人继续抗元,当抗元成功之时,就是南宋降臣覆灭之日。当然也会存在文天祥指使一些南宋抗元之人,对南宋降臣进行暗杀等一系列动作。

从这些方面看,文天祥必死无疑,他本人也意识到这一点。因此南宋降臣留梦炎在忽必烈面前建议杀掉文天祥以绝后患,也得到忽必烈的认可。

2.皇帝害怕他。

忽必烈虽然对文天祥的忠诚很欣赏,但文天祥自始至终誓死如归,也引起忽必烈的担心。元朝必定是北方游牧部落入主中原,想扎根很难。如果文天祥不死,他会号令南宋人继续抗元。文天祥只要不死,他就是一面抗元大旗,即使不出面,也会有人以文天祥之名抗元,这对于新生的元朝很危险。

而忽必烈杀了文天祥,也成就文天祥的忠烈之名,总比看着天下大乱要强。有人不理解忽必烈为何不成全文天祥当道士的念想呢?其实这是一个伪命题,文天祥本身就没有想当道士的想法,只是一个假设说说而已,也没有正式提出。南宋灭亡,十万宋人誓死不降元,忽必烈也看出危险。

3.一直没想法。

后人认为文天祥想当道士是一种求生本能,其实联系史料中文天祥一系列事件,他不可能当道士,只是说说而已。

南宋已经无法再与元朝抗衡,这一点文天祥明白。文天祥是一个读书人,他当然明白当个降臣无非就是求生,获得高官厚禄,但不会青史留名,会留耻辱之名。因此以死报答南宋是最好的归宿。

实践证明文天祥以死来证明自己的正气与忠诚,传承了一种精神。都说南宋很软弱,缺乏有一种精神,而文天祥用实际行动回应这种说法。

三、历史虚无

后人断章取义,摘出一句文天祥的半句话,就由此推定他想求生想投降,显然是一种历史虚无主义。《宋史》虽然是脱脱所写,史料本来就很粗糙,但基本上还原了宋朝一些史料。元朝既想汉化,也需要文天祥这样忠诚的人。因此,有人随意摘取一段史料,不联系历史背景及形势,随意对一个千百年来认可的忠烈之士猜测,显然是幼稚的,也容易上了一些别有用心之人阴谋。

温馨提示:以上“天祥至潮阳”相关内容来源于网络,潮阳,天祥作文下载仅限于参考学习,版权归“天祥至潮阳原文与翻译(解读天祥至潮阳短文意思)”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告知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jianhua.org/zuowensucai/44204.html

《天祥至潮阳原文与翻译(解读天祥至潮阳短文意思).doc》
《天祥至潮阳原文与翻译(解读天祥至潮阳短文意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推荐评星1星 推荐评星2星 推荐评星3星 推荐评星4星 推荐评星5星
下载文档《天祥至潮阳原文与翻译(解读天祥至潮阳短文意思).doc》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