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里书外作文(通用6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书里书外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书里书外作文 篇1
一本书,就是一个小世界。当碰上喜欢的书时,人就会与书中的世界产生共鸣,退出来后,人的情感、心理等都会发生变化。真是书里有个你,书外还有另一个你。
每个人刚来到这个世界都是一张白纸,干净、纯粹,让人不敢着笔。只有美丽的童话才能成为这绚烂的第一笔。《安徒生童话》就是我的第一笔,放到现在,仍说喜欢。
这本书曾经带给我们快乐,教我们认识善恶,产生美好的憧憬,对这个世界报之以期待。在《安徒生童话》这个小世界里,我与它产生了共鸣,我与豌豆姑娘为伴,为卖火柴的小女孩感到难过,憎恨大灰狼……在书里,我犹如一个智者,俯瞰各色人物的生活,为其喜,因其忧,明白了善良,立下了为善的决心,要去帮助他人……在书里,我是一名勇士。
我这名勇士在书里纵横万里,退出来也只是一名懵懵懂懂的娃。我踏入现实世界,准备发挥善的意义。然而我发现,书里书外不一样。书外我没有遇到我想帮助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只有蓬头垢面的老爷爷在墙角蜷缩着,我很想去帮助他,但我发现我不会魔法!
原来,书外的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像我在书中俯瞰的各色人物一样普通,面对困难就如置身孤岛,不知所措。
但这又能耽误什么呢?书外的我是快乐的、自得的,这在那个年龄已经足够了,现在再想想,善恶的分辨、好坏的区分不也都在那时产生了吗?童话对书外的我的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句话曾言:“童年对整个人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童话就是你童年的东西,是绚烂的第一笔,书里的你快乐,潜移默化中影响了书外的你。
其实,随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书里的我是痛苦的,因为那时读书具有很大的功利性,书里的我不再是一个自由人,被一个叫分数的小人驱使,强迫着和自己不喜欢的人物交流,不能驻足欣赏……书里的我成了一个奴隶,满脸怨愤,形体枯槁,被斥着、推着、扶着、拉着、拽着走……那时我很难受,无法排遣,但我知道,不能求书里弃书外,虽被分数追,但拿到高分,在那时,书外的我是成功的。
书外的我的成功不能丢,丢了,于当下于未来都是巨大的损失,那书里的我只能用其他方面来弥补。
于是,我的枕边多了一些书,一些用来慰藉书里的我的书,是一些散文,梁衡的、白落梅的……他们的文字很轻、很美,安静得像黑夜里的灯塔,纯粹得像冬日里的落梅。睡前读,虽捧着书,但人仿佛已不在床上,而是到了一个静谧的角落,那里有阳光,有流水,有树有花……还有我,隔绝了喧嚣,融进了书里。书里的我又享受到了自由,得到了安慰,而书外的我也面带微笑,感受宁静带来的美好。
童话、课本、枕边书……不同的书里有不同的自己,不同的书外也有另一个你。万物皆是千姿百态,可能书里的.你幸福,书外平凡;书外痛快,书里的你郁闷……无论怎样,都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不管什么样,都可以尽全力去弥补,让书里书外的自己都舒服,书里书外都好!
书里书外作文 篇2
指尖流走的,不只是书页,还有光阴;眼中留下的,不只是文字,还有历史;手中翻阅的,不只是书籍,还有人生。
书中的人生,似曾相识,写书的人把书外的人生写进了书里。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就是那个曾经迷失的自己;夏洛蒂的《简爱》升华了自己奋斗的一生;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表现内心痛苦的挣扎与回忆;巴金的《家。春。秋》正是他年青时代叛逆精神与守旧意识相互斗争的缩影。
一本精彩的书,正如人生百态。书里的一切,终究是书外事物的写照和缩影,它所折射出的内涵,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反复思量。翻开《哈姆雷特》,折射出人世的矛盾和复杂;阅毕《红与黑》,体味到世事的多变与险恶;读过《边城》,感受人性的淳朴与善良;品完《美国的悲剧》,才知金钱的虚无与罪恶。
而一段戏剧的人生,也正如书中五味,书外的所有,其实都如书里曾经写过的故事,也许换了一种方式呈现,但其中的过程同样惊心动魄。无奈人生终非书本,书里书外毕竟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书籍可以来回翻阅,人生却只有向前,不可返回;书籍可以修改,人生却无法改变过去。看来书外的世界远比书里的要残酷得多,真实得多。
当我们顺着她——伍尔夫的指引《到灯塔去》的时候,她却把自己潜进黑暗的河流,给生命以最终的最纯粹的洗礼;当我们在《雪国》里永恒的忧伤着的时候,他--川端康成却消融成一泓纯洁而冰冷的水,浸润着坚硬的泥土,也浸润着我们对上苍的诘问;在我们面朝大海,看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们无法知道在那枕木的裂缝之间,疼痛的孤独怎样与死亡交心。他们在书里给了我们搏击大海的勇气和力量,却在书外的世界里用冰冷的子弹告别了世界,把自己推进了黑暗的深渊。
我们行走在生命的路上,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翻阅着自己的人生之书。这是一本不知长短的书,一本不明悲喜的书,一本不论深浅的书。你永远也无法猜透--书的结尾是什么,一切都将由自己来书写--直到生命终止的瞬间。
行走于人生的书里书外,走过春秋冬夏,走过风雨彩虹。我们把自己写进书里,但终有人会在书外评价我们的一生。
书里书外作文 篇3
暮春。一束光漫过窗棂,透着野草的清香。泡好一杯茶,坐于阳光灿烂处,茶叶浮沉,光影斑驳。便翻开夏目漱石的《草枕》,趁着春日,走进那诗与远方的画卷中。
天色黯淡,雨丝飘絮,云雾般朦胧。在山间的小路行走,两旁都簇拥着芳香与盎然。左顾,是成片的油菜花田,雨幕下仍是漂亮的颜色;右盼,是满山杂树,青墨一片,略显深沉,此中又不乏有浅粉色的山樱花层层摇曳,构成一幅和谐而难以言状的风景画。想必是自然界的美妙之处。
跟随着漱石先生,步履不停。在诗境中漫步,心境也得到濡养。远离尘世的繁华,只盼能在非人情的天地逍遥片刻。生活在尘埃四起的烟土里,即便是纯净的心灵,也不免会受到些许污染,也不免会坠入浊水同流合污,一旦坠入歧途,便难以修正。滚滚浊浪在身后呼啸,这时,我们渴望进入那样一个境界。“春风伴惟然,唯闻串串马铃声。”
迟暮的春色里,诗人善作俳句,身临其境时,不由得诗兴大发,同时画意也顺势浮起,拿起画板,在茫茫空白中渲染出一片色彩。路途还在继续。绕过一道山川,偶遇漫天烟雨,偶遇遍地落花,开阔的天地,尽收眼底。空旷的山谷间,偶尔有几声云雀啁啾,踮脚而行,却始终不见踪影,唯有空闻其声,也算作一种珍贵的享受。心中想到,人与自然的距离,仍有三分。尝试亲近,也须敬畏。
浮生半日,却也走过了。行经山中旅馆,歇息一些时日。沏一壶茶,与人长谈;泡一温泉,竹林环绕;春宵花影,月下低吟。纵使此刻脚步停下,但是心的旅程依然。漱石先生热衷于吟诗作画,而我也在独自思索。
“醒悟无论搬去何处都不易生存时,便产生了诗词,出现了绘画。”诗画,是人寄托心灵的去处,阅读,又何尝不是?我虽不是画中人,但心中已然有一片意境,那是满篇的诗情画意。艳红的山茶、洁白的木莲,此起彼伏地绽开。心境的窗口,也都一扇扇地开。全然没有顾虑。书中的世界,是漱石先生寻得解脱之境,也是我在空虚时的安身之地。
文字,固然让人心旷神怡,而文字给人带来的启发与思考,则愈加难能可贵。那是心在沉淀。我们的一生,无时无刻地背着行囊,无论轻重。时代的浪潮在背后滚滚而流,它推动着前面的人前进,同时也将后面的人吞噬。即便是蜗行,我们的步伐也不得停止。谁都不想落后于谁。于是,我们步履不停,而心,也要激进向前。
夏目漱石笔下的世界,是我心中的一幅永恒的画卷。那般的描绘,那般的写照,总能让人心安,让人有归宿之感。在阅读中,我体会着艺术家的情感交织,同时也洞察着自己的心境更迭,偶尔有几缕思绪,便把它记下,小心翼翼地珍藏。
书里,是脚下的路在走;书外,是心灵的路在走。
暮春。里里外外,步履不停。
书里书外作文 篇4
一条窄窄的青石路两旁,一溜粉墙黛瓦,竹丝台门。鲁迅故居,三味书屋,百草园穿插其间,一条小河从鲁迅故居门前流过,乌篷船在河上晃晃悠悠。天空灰蒙蒙的,偶尔飘来几片云朵,如同天使雪白的翅膀。在这样的天气,我来到了浙江绍兴“鲁迅故里”。
随着人流,穿过一条幽深的长廊,便是古朴典雅的鲁迅故居。鲁迅故居坐北朝南,砖木结构,房屋大大小小的。抬头望向窗外,院子里那一抹抹绿便呈现在我的面前,显得充满生机,让古朴的房屋不再沉闷。
跨过门槛,便是后院,那儿便是鲁迅儿时读过的私塾一一三味书屋。鲁迅在著名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写到:“出门向东,不过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门进去,第三间便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到:三味书屋……”跟随导游,我挤进人流的最前面,趴在乌黑的门窗上,一副写着“三味书屋”四个大字的扁悬在屋子的正中上方。这房间并不大,比我们的教室小多了,里面整整齐地摆放着五、六组桌椅,有几组在中间,其余的在窗下……导游说鲁迅先生的位置在靠墙的角落里。我一眼就看到,书桌上的“早”字,被玻璃板严严地压着……曾在书本中读过有关“早”字的故事,今天见到真实模样,心里一阵激动,我多想上去摸一摸,可惜有坚实地护栏隔着!导游说,鲁迅先生因一次迟到,在那旧书桌上刻下了“早”字,也把一个坚定的信念深深地刻在心里。从此以后,鲁迅时时早,事事早……成就了他伟大的一生。这时,我不禁一阵脸红,因为我想到自己上学期有几次因贪睡而迟到的事。
走出了三味书屋,我们便坐上了乌蓬船。乌蓬船两头尖,像弯弯的新月。船夫不紧不慢的摇着船,凉风迎面吹来,拂过我的脸颊。一只只乌篷船穿梭着接送来来往往的人。船一摇一晃,很快我们就抵达到岸边。
穿过蜿蜒曲折的长弄堂,便是美丽的花园,那是鲁迅儿时的乐园一一百草园。鲁迅先生说:“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其实,百草园也没有鲁迅先生讲的那么美丽,很普通,跟我奶奶家后院的菜园差不多。皂荚树和桑葚依然挺立,石井栏成为游客拍照的打卡点,但已经没有井水……中间菜畦长着茂盛的南瓜枝叶,努力地向四周生长,也是碧绿碧绿的……左边的小矮墙上爬满了藤蔓,这里有何首乌吗?很多游客也都是这样问问就走开了。
站着百草园里,我眼前仿佛出现了鲁迅在这儿奔跑的身影,耳畔似乎响起了鲁迅儿时的欢笑声。……这时我也更能体会到鲁迅先生在《少年闺土》中写到: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一朋友所不知的,他们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站在百草园里,我仿佛在自己身上看到当年少年鲁迅的影子。周一到周五都是没日没夜的学习。好不容易到了周末,还要对付那做也做不完的“作业山”,暑假里补习班排得满满的。我是多么渴望也拥有一个“百草园”啊!也许,这次旅游也就是我们的“百草园”了。
游完了鲁迅故里,我们千回百转又到了景区门口。只见左边一面大墙上“民族脊梁”四个红色的大字赫然在目。我问妈妈:“民族脊梁”是什么意思?妈妈神秘地说,等你读完鲁迅先生所有的作品,你自然就明白了。我似懂非懂点了点头。这时,突然天空飘起了细雨。在微凉的秋雨中我们结束了这次“鲁迅故里”之旅。
书里书外作文 篇5
在书里我是一个自由的徒步旅行者。光着脚丫走过千山万水;轻踮脚尖云游仙屋琼阁;稳踏小帆越过惊涛骇浪;静躺小舟享受静影沉碧……
在书里我是一个拿着小扇优哉游哉的旁观者。轻抚小扇,细品清茶,体味小故事大智慧的深远;手持小扇,笑看小幽默大道理的深刻意义;用扇遮锋芒,观看小视角大意境的心灵升华……
在书里我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主人翁。为自己的悲惨遭遇而泪流满面;为自己的小小成功而惊喜万分;为自己的幸福生活而满足微笑……
书外我的生活
书可是对我不离不弃的,无聊时,书陪我谈天说地,帮我解闷;生气时,书帮我扇风降火,犹如一泓清泉灌心而过;不满时,书告诉我退一步海阔天空,宽容是一种心灵的升华……
书是我的良师益友。当我取得成功正自满之时,书就像一位忠实的朋友,在一旁时刻提醒着我“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退步”当我遇到不懂的题时,书就像一位晦人不倦的老师,帮我指点迷津。
书里我心灵的归处,书是我行为的导师。
书里书外作文 篇6
我今年10岁了,在我今年生日那天,妈妈对我说我已经是“奔二”的人了,要增长一些生存的本事才行。于是,她提议今后每年教我做一种菜肴,待到我18岁那年我就可以成为一名“小厨”了。于是,我精心选择了我将要学习的第一道菜——煎鸡蛋。妈妈说她当老师要与众不同。首先她让我自己先看着书做一遍,看看会是什么结果。说着便拿出一本《大众菜谱》给我看。
我打开书,翻倒煎鸡蛋那一页一看。哈,要准备的调料还挺多呢。有:鲜鸡蛋若干个、花生油250克(实耗很少)、精盐一汤匙、味精少许。我好不容易把这几样物品找到时妈妈已经开始催我了。因为操作之前,他要教我怎样使用液化气。并详细向我说明了注意事项。
物品全都找齐了,就等着做了。我首先按照书中所说的将鸡蛋打入碗内,用筷子打散,加入料酒、精盐并打匀。然后取出一个锅,加热后倒入花生油,待油热后将鸡蛋液慢慢倒入锅内,并用筷子轻轻拨动油中的鸡蛋,为了防止烫伤,我离锅较远。见鸡蛋在油中漂起赶忙再煎反面。鸡蛋熟了我就关好煤气,大功告成了!可望着我做的鸡蛋,我不禁大失所望。一是因为我做的鸡蛋支离破碎,根本不成形状,更不要谈色香味俱全了。二是因为鸡蛋大部分就粘在了锅上,怎么拿也拿不下来。
这时妈妈笑了笑,让我再看她做一遍。首先妈妈选择了不粘锅,然后把锅加热,再把鸡蛋打入碗中后,顺一个方向搅打。煎蛋时,妈妈在鸡蛋的旁边及鸡蛋上滴了几滴水,并对我说:“孩子,只有这样才能使鸡蛋变的完整。”妈妈把鸡蛋做完后,我不禁大吃一惊,妈妈做得跟我做得简直就是天壤之别。我便问妈妈:“可我是按书中的方法做得呀,难道书上也错了?”妈妈说:“从这样的小事中,我们就能明白一个道理:书上虽然是对的,但如果我们光靠书上,而不与实际相结合,那终究也是不完美的。下个周末请张大厨再为我们做个煎鸡蛋。直到成绩合格,方可毕业。”我不禁感叹道:“哎,书里书外!”
本文链接:https://www.jianhua.org/zuowensucai/41427.html
文档为doc格式